陈赓对杨得志说,我的腿闹独立,不然这事轮不到你,你要替我保密
有次部队安排了任务,陈赓把杨得志叫过来,跟他说:“我这腿不听使唤了,要不这活儿也不会交给你。你得帮我保守秘密啊。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
陈赓是咱们国家刚成立时的大将军,老家在湖南湘乡。杨得志呢,也是个大将军,不过是上将军衔,他来自湖南醴陵。陈赓是正规军校毕业的,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。而杨得志没上过军校,他是跟着朱德和陈毅的部队上了井冈山,在实际的战斗中慢慢学会了打仗。
在打仗那会儿,也就是解放战争的时候,陈赓和杨得志两位都是带大军团的司令,陈赓跟着刘邓大军,而杨得志呢,在聂荣臻管的华北军区。他俩这一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,有没有一起打过仗或者碰过面呢?答案是肯定的,有过。
在长征途中,陈赓和杨得志都在中央红军队伍里,一开始他俩都是带团的头儿。杨得志领头红一团,冲在最前面打头阵,而陈赓呢,他是干部团的团长,不常亲自上前线拼杀。到了1935年,到了陕北的红军打算往东边打一场大战。
陈赓当上了红一师的师长。红一师是中央红军里的顶尖队伍,那时候实力特别雄厚。他们的政委是杨成武,副师长是杨得志,负责出谋划策的是参谋长耿飚,管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政治部主任谭政。这样一来,杨得志就成了陈赓的得力助手。
某个晚上,陈赓和杨成武急匆匆地收到指令,赶往一个叫古峪村的小村庄,因为红军东征军的总政委毛主席在那儿等着他们。毛主席手里提着盏马灯,笑眯眯地出来迎接。他听了听黄河哗哗的流水声,开玩笑地说:“嘿,听这声音,黄河明天就要欢迎你们过去了呢!”
毛主席问部队都准备好了没,他着重说了红军东征有多重要,还告诉陈赓和杨成武,等过了黄河,关键是要赢几场战斗,打得越漂亮,造成的影响就越大,陕甘宁根据地也就能更稳固。
听了毛主席的话,陈赓和杨成武心里暖洋洋的。回到营地,陈赓立马拉上副师长杨得志,两人摊开地图琢磨起行军路线来。就在这时,参谋急匆匆地走进来,传达军团首长的命令,说是得派一位领导亲自跑一趟指定的渡口,去实地看看地形咋样。
陈赓琢磨了一会儿,然后对杨得志讲:“老杨啊,这事恐怕得麻烦你出手了,你觉得行不?”杨得志一听,直接回道:“啥行不行的,这本就是我该干的活儿嘛。”不过,杨得志心里也嘀咕,按照陈赓以往的脾气,这种活儿他肯定自己上,今儿个咋就主动让我这个副师长来干了呢?
陈赓真是个机灵鬼,一眼就看穿了杨得志的小九九,他苦笑了一下说:“我这两条腿这两天不听话,净给我添乱,不然哪轮得到你来插手啊。”说着,陈赓往土炕挪去,费了好一番功夫,才把腿给拽上了炕。
杨得志瞧见他那副痛苦的模样,心里挺不是滋味,便走近了轻声问,是疼得厉害吗,还是有啥别的感觉?陈赓连忙小声说,小点声,别让外人听见了,我这腿啊,又酸又疼,还麻得要命,四种滋味全占上了。
接着,陈赓认真地对杨得志讲,咱俩来个约定吧,你得帮我保守秘密,我只需要在炕上小憩一会儿就行。杨得志心里挺不是滋味,想留下来,但陈赓催他快去工作,别耽误了事儿。陈赓还补充说,明早他要亲自给杨得志送行呢。
陈赓和杨得志之间有个啥秘密约定啊?其实就是关于他的腿伤。陈赓这个人,把工作和部队的荣誉看得比啥都重,可马上就要打大战了,偏偏他这个师长的腿在这个时候不争气。
要是将士们知晓了这事,陈赓怕会影响大家的士气。要是仗打输了,他该怎么向毛主席报告呢?陈赓硬撑着身体,忍着疼痛,尽量不让这事传出去。
杨得志被这种情绪深深打动。他忙到半夜还不忘来看陈赓,见陈赓睡得正香,就悄悄给他盖上了一条毛毯。昏黄的油灯映照下,杨得志望着师长陈赓,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。
在后来的回忆里,杨得志提到,斯大林有句话,说共产党员是由特别的东西打造出来的。我觉得,陈赓就是这样的人。他这一辈子特别不平凡,有好多真事儿,可不是瞎编的故事,足够写出一本很厚的书来。
次日,杨得志接到任务,得去黄河那边探探情况,可没想到,天刚蒙蒙亮,就被陈赓给叫醒了。陈赓说要来给杨得志饯行,真是说到做到。杨得志心里还挂念着陈赓的腿伤,忙问他的腿现在咋样了?
陈赓笑着打趣道,我之前不就告诉你啦,我躺床上歇歇就恢复了,陕北那土炕比大上海的医院还管用呢。在陈赓和杨得志他们的带领下,红一师赢了好几场战斗,顺利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。
后来,杨得志被提拔为红二师的师长,他心里挺舍不得陈赓的,陈赓也一样舍不得他,感慨地说:“咱俩搭档才短短几个月,但感情跟亲兄弟似的,我真不想你走。我还跟聂政委提了意见呢,可他硬是一点儿没变,没办法,只能送你去新岗位啦。”
好汉欣赏好汉,大将尊重大将。多年过去,陈赓和杨得志都荣升为了开国大将,他们之间那份真诚且牢固的革命情谊,让人动容,流传久远。